编者按: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海洋学院特推出“海·星”系列学生风采录,展现学院学生的青春面貌。他们从懵懂未知一步步走进海洋的世界,路途中有迷茫困惑,也有惊喜快乐。这些宝贵的经历值得被珍藏,也值得被看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海洋学子可以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更加坚定自己投身海洋事业的决心。
郑璐曦:筑造有意义的靓丽青春
郑璐曦,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2021级硕士生,方向为物理海洋学,主要从事北极海冰相关的研究工作。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曾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等多个荣誉称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等十余项奖学金。现担任海洋学院21级硕士班班长,获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助学金。
心怀向往,开启海洋科学之旅
因为从小生长在沿江城市,郑璐曦一直对江水的最终归宿——大海心怀向往,高考结束之后她如愿开启了海洋科学专业的学习。怀揣着对海洋的热爱,她一边踏实学习基础课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边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曾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比赛中获省级竞赛奖项2项。她也尝试着探索学科前沿,在本科三年级时,主持创新训练项目“基于观测数据的北冰洋海平面时空特征”,力求将专业知识赋予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她的文献阅读、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基本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海洋学报》中文版发表论文1篇。
这次科研实践让郑璐曦开始对北极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她明晰了自身感兴趣的科研方向。近年来北极气温的快速上升引起广泛关注,这种变化还会影响到全球其他地区,在相关报告中被作为气候变化的重要表现进行专门论述,她意识到这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2021年研究生优秀生源选拔夏令营中,她了解到刘海龙老师关注北极地区重要又特别的角色——海冰,这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经过选拔考核后,她如愿进入交大海洋学院,开展北极海冰变化相关的研究工作。
不负所长,公益中书写青春
随着社会认知的不断加深,郑璐曦愈发觉得自己应该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期望可以发挥自己所长,发一分荧光,在奉献中寻找青春的意义。
作为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她在本科期间参与搭建了“碧海蓝天”海洋科普平台,这是南京科技馆与高校合作建立的服务基地。她主要负责志愿者管理工作,集结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学生,每周为科技馆的参观市民提供专业讲解、耐心引导等常规服务,希望能够在社会上树立热爱海洋、关注海洋的意识。在每年的6月和9月,她参与策划在科技馆开展的特色活动,将授课-体验-动手-实践有机结合,展示多种有趣的海洋现象实验。两年内,平台累计开展50余次活动,近1000名海洋科普志愿者参与,接待人数超过10000人次。团队的成绩获得了广泛的肯定,并受到媒体的报道。这些公益活动也使她的内心更加充盈。
她还前往江苏省淮安市宋集乡条沿小学进行“筑梦乡村”支教活动,主要负责小学英语科目的教学。在支教过程中,她发现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完全是零基础,考虑到时间所限,入门教学可能效果不佳,她便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临时改为“奇妙海洋”科普课程。通过影像展示等方式为孩子们讲解最基础的海洋知识,带领孩子们领略海洋的奇妙和魅力,将海洋科学的种子种在他们心中。因为缺乏备课经验,支教活动刚开始时并不是很顺利,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和队员交流,她根据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最终收获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和稚嫩的笑容让她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她希望由自己点亮的一盏烛光可以为孩子们的人生启发一丝新的可能。
热爱前行,展交大青年担当
成为交大学子后,郑璐曦依旧在不同方面绽放着青春的色彩。
今年春天,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随着校内疫情防控事态转好,接力棒传给学生志愿者,她毫不犹豫的报名了核酸检测志愿者,负责信息录入工作。在东大门累积参与工作7次,服务人数超4000人次。由于录入系统功能所限,不能有任何误触操作,万一有信息丢失,就会大大增加工作量,所以她一直保持神经紧绷的状态。前段时间温度最高近30度,严密的防护措施之下,呼吸也显得格外深沉。支援菁菁堂岗位时,由于情况比较着急,第一次午饭吃到一半赶过去,第二次夜幕下工作,直到晚上九点多才换班。脱下防护服之后,脸上手上都是勒痕,她真切感受到了医护工作者的不容易。
回顾这段经历,最初收到志愿者招募通知时,党员的光荣身份指引郑璐曦发扬勇于担当、奋发作为的精神,家人们虽然担心其中会存在安全风险,但对她的决定表示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学校配备充足的防护物资,瑞金和仁济的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防护指导,参与核酸检测的同学积极配合......强大的后备力量打消了她和家人的安全顾虑,万众一心的交大抗疫精神让她备受鼓舞。她很荣幸自己的付出能助力指日可待的平安相守。
在研究生会的学术部,她主持线上学术沙龙,参与筹备“学术之星”分享会,宣传高年级同学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经验,以提高大家的科研动力和效率。作为班长,郑璐曦发挥同学与老师之间的联结作用,致力于提升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疫情期间组织线上班会,协助学院发放物资,与身边的同学们建立了更加宝贵的“战友”情谊。她与班委精心筹备了外出的班级团建,期待着一切回归正轨之后,与班级同学相约感受朱家角的古镇风情。
带着热爱前行是郑璐曦一直以来的坚持,未来的她会保持初心,以行动传递内心坚定的力量,努力实现自身更大的社会价值,筑造更有意义的靓丽青春。
编辑 | 谢安琪